[百度云][美国][2014][人生如戏][英语中字][MP4/1.27G][720P]

随风 纪录片 2022-06-30 11:04:51
罗杰·伊伯特15岁就为地方报纸写报道,大学时在《芝加哥太阳报》做兼职,偶然被分到撰写影评的工作。或许有人觉得在上世纪60年代做影评人很幸运,因为报纸是当时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,不过从片中展现的伊伯特出道时代来看,那时各家报社对影评的处理很随意,有的甚至大家共用一个署名,谁看了片就随意写。而罗杰好像是天生干这行的,“30分钟内就能轻松拿出一篇构思成熟的影评”。 1975年,罗杰获得普利策新闻奖,这是该奖首次颁发给一位影评人,这不但是对他本人的肯定,还极大提升了影评人的地位。罗杰和《芝加哥论坛报》的影评人吉恩·西斯科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《西斯科与伊伯特说电影》以新颖的形式、独到的见解获得巨大成功,覆盖全美100多个电视频道。但节目获得的不只是正面评价,有的影评人这种在电视上讨论的形式“使影评庸俗化了”,客观上也让没得到他们评论的影片遭到冷遇。但无可否认的是,有不少电影创作者正因为这档节目被“发现”——《天堂之门》的导演回忆影片上映时正值报社大罢工,没有一家纽约报纸刊载对他作品的评论,正是《西斯科与伊伯特说电影》节目把他从灾难中挽救过来。而导演马丁·斯科塞斯从影以来得到的首次有力支持,即来自罗杰·伊伯特于1967年撰写的评论,当马丁跌入事业和生活双重低谷,几乎打算放弃人生时,是伊伯特和西斯科颁发的贡献奖令他重新振作。 伊伯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影评和电影行业,而他个人则被生活本身改变。伊伯特和西科斯一开始关系不佳,但随着时间推移,两人逐渐成为挚友;他年轻时被朋友嘲笑选女友的品位糟糕透顶,而后来他收获了幸福的婚姻;年轻时酗酒的毛病给伊伯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,晚年他虽恶疾缠身,一旦看起电影,写起影评,就会暂时忘记病痛,陶醉于美妙的精神世界 。 y8zr

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靠谱的公众号,请直接扫描上方公众号关注之后,发送想要索取的资源名即可!